强化执纪监督 护航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3-05-30    来源:义马市纪委监委

党的二十大描绘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二十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对开展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作出部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根基,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紧围绕党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部署,牢牢把握乡村振兴目标任务,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监督重中之重。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随着乡村振兴不断推进,各地不断加大人、财、物投入。一些别有用心者就此动起歪心思、打起小算盘,把“黑手”伸向乡村振兴领域。有的贪污侵占、截留挪用,利用经手的惠农资金、涉农补贴中饱私囊;有的利用职务便利,把村集体“三资”当成“摇钱树”,干起利益输送、“暗度陈仓”的勾当;有的热衷于搞华而不实的形式主义、形象工程,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造“盆景”、搞“一刀切”……乡村振兴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不仅影响政策落实、贻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还严重损害群众切身利益,啃食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对觊觎乡村振兴“奶酪”的“蝇贪”“蚁腐”,必须严肃查处、坚决惩治。要把监督融入治理之中,创新监督方式、凝聚监督合力,以精准监督护航乡村振兴。结合信访举报、日常监督、审查调查、巡视巡察反馈问题情况,加强分析研判,找准风险点位,细化监督清单,列出监督重点。聚焦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政策落实等关键环节,紧盯重点补贴项目、补贴对象、补贴标准、资金规模、发放形式等,对惠农惠民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进监督,做到项目清、情况明、数据准。靶向纠治乡村振兴领域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以及服务群众工作作风不实不严的问题,严肃查处影响乡村振兴政策落实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是确保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的关键。需要坚持严的基调,拿出严的举措,对乡村振兴领域问题线索进行“大起底”,要聚焦不切实际、摆花架子、劳民伤财、失察失管、失职渎职、不作为、乱作为等违纪行为,严肃问责,坚决整治。同时,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引导教育干部诚心诚意为人民群众着想,扎扎实实为民众下真功、办实事、求实效,形成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良好氛围。

基层治则国治,基层安则百姓安。只有敢于“亮剑”,强化执纪监督,拍掉蝇贪蚁腐,彻底铲除基层“污染源”,才能为乡村振兴注入“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