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纪委监委网站】原创 | 九零后的新风采

发布日期:2020-03-17    来源:河南省纪委监委网站

“婶子,乡里的森林抚育工报名马上就要开始了,你地里这玉米种上后,家里不忙的话,我替你报个名,你也去吧,活不重,每天还有150块的收入呢。”杨森一边帮着贫困户代根荣种玉米,一边跟她商量。“小杨,谢谢你,心里老是惦记着我,你就替我报名吧。”

杨森,是卢氏县纪委监委派驻横涧乡车厂村的驻村工作队员。2018年4月入村后,他用了10天时间跑遍全村9个组53户贫困户,摸透每家情况,成为驻村第一书记的得力干将。

2019年3月的一天,杨森骑摩托车前往十分偏远的榆树林组查看贫困户中药材发展情况,由于路段狭窄,路况不好,车轮硌在石子上,他连人带车翻进路边的沟里。爬起来一看,胳膊蹭破了大片的皮直往外渗血,他忍着疼痛,继续赶去贫困户家中,直到下午,胳膊都肿了才赶往县城医院。拍了个片子一看是韧带拉伤,医生给他治疗后打了个绷带,让他休养几天,但第二天他就回村继续投入了工作。

村里的贫困户刘焕明,二级残疾,瘫痪在床,家里4口人,生活非常困难,杨森就对他家多了几分关注。在得知县残联有免费为残疾人配发辅具的政策后,他立即提出申请,跑前跑后帮着填表、盖章,最终为刘焕明申请到一辆电动轮椅。现在的刘焕明也坐着轮椅外出转转了,每次坐在家门口晒太阳时,他都情不自禁地跟过往村民“炫耀”:“这轮椅呀,是杨森给我申请到的。”

2019年12月,新一学期的“雨露计划”教育补贴开始登记、发放,车厂村符合条件的有4户,但是只有3户发来学籍证明等材料,还有贫困户耿小军的孙子耿艺繁未将证明材料发来。杨森跑到耿家询问情况,得知是耿艺繁不想上学、家里人放任自流的情况后,他反复给这家人做工作,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讲明读书和不读书的利弊,终于打动其全家,同意复学。因为已超过学校开具证明的时间,杨森又主动同校方联系,经过不懈的努力和协调,学校终于在登记工作结束前将所需证明材料发过来,使耿艺繁顺利登记上,享受到了教育扶贫政策。

“小杨,我考虑好了,想再发展70箱中蜂,还得麻烦你帮我联系养蜂专家来指导。”村里的养蜂户耿毛旦养了53箱中蜂,年前,杨森和其帮扶责任人共同联系到外地一个收购蜂蜜的客商,将其家中260多斤的蜂蜜全部收购了,净赚16000块钱。尝到了甜头的耿毛旦准备大干一场,再养70箱。挂了电话,杨森就联系了耿毛旦的帮扶责任人,俩人一起跑去县工商联协商此事,在工商联得到答复:耿毛旦的中蜂养殖数量已达到二类基地标准,场地卫生、生产用房等各项硬件条件也达标的话,可以享受5万元的财政补助。俩人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坏了。

在联系好专家后,杨森又马不停蹄赶到乡政府,找到乡经济办的工作人员,仔细询问申报的具体要求和程序。回到村里后,就将材料、表格送给耿毛旦,帮助其填写完成报送乡里。县养蜂协会的专家也在杨森的联系下到了耿毛旦家进行技术指导,对养殖技术和养殖环境都提出了很多好的建议。专家走后,杨森扛起工具,帮助耿毛旦一家到养蜂场打扫卫生、整治环境。看着杨森满头大汗地干着,耿毛旦感动地说:“小杨啊,有你们一直以来的扶持和帮助,我相信,我的蜂场二类基地申报一定可以通过!”

去年7月,杨森的妻子预产期就快要到了,已经住进了医院待产。他把妻子托付给家里老人,又回村里忙去了,直到妻子生产的前一天晚上才赶回到医院。

截至目前,29岁的杨森在扶贫干部的岗位上已经干了将近两年,当有人问起在村里苦不苦时,他腼腆地笑答:“苦当然是有一点,但看到群众脱贫过上好日子了,心里比吃蜜还甜。”(李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