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案例“活教材” 高质量推进以案促改

发布日期:2019-11-18    来源:三门峡日报

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91份,开展警示教育151场,党员干部接受廉政教育3.5万人次,完善规章制度230余项……这是陕州区去年以来交出的以案促改工作的“答卷”。

以案促改是标本兼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有力抓手。去年以来,该区用好用足案例“活教材”,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高标准高质量推进以案促改,达到了警示一批,教育一片的效果。

统筹谋划坚持高起点高标准

“个别常委同志以案促改学习不到位,要进行补课。”在陕州区委今年的以案促改专题民主生活会上,该区区委书记骆玉峰掷地有声地说。

近年,陕州区委高度重视,多次在区委常委会议、区委中心组学习会议上研究以案促改工作,出台《陕州区关于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的实施意见》,并将以案促改纳入全区党政系统年度考核。区委书记骆玉峰亲自抓、负总责,带领区四大班子党员干部到陕州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安排部署乡(镇)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巡察,为该区以案促改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区纪委监委精心谋划,制定《陕州区围绕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案件开展专项以案促改工作方案》《陕州区建立“四抓四补四提升”常态机制进一步深化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意见》,为以案促改工作画出“施工图”。发挥乡(镇)纪委和派驻纪检监察组力量,对各单位以案促改工作进行监督检查,推动以案促改工作高标准开展。

各乡(镇)、区直单位认真落实,精准把握以案促改与业务工作的结合点,全面动员、全员参与,一环接一环压茬推进以案促改覆盖各领域、各行业。

分类施策务求制度化常态化

“菜园乡南县村3名干部虚报套取西红柿种植到户增收项目资金,分别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党内警告处分。”6月28日,大营镇吕家崖村“党员活动日”当天,该村选取身边案例,对全村120余名党员干部进行警示教育。

以案促改如何落实落细?该区聚焦问题,分类施策,推进以案促改制度化、常态化开展。

警示教育走在前。围绕闫某典型案件,该区区委常委会带头以案促改,召开专题民主生活会,严肃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各乡(镇)、区直单位围绕案件,深入剖析检查;区纪委监委班子成员分头参加联系乡(镇)的专题民主生活会,确保红脸出汗。区领导带头参观三门峡市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基地,为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起到了“猛击一掌、重敲一锤、惊吓一回、警示一生”的效果。同时,组织财政系统120余人现场旁听案件庭审,警示教育直击灵魂。针对基层村组干部,精选典型案例,在西张村镇召开全区警示教育大会,现场宣读处分决定、被处分人检查,案发乡(镇)、村组及重点人员表态发言。“对重大违纪违法案件,坚持在全区范围内以案促改,确保查处一案,惊醒一片。”该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案发单位是重点。凡是新发生的违纪违法案件,均下发以案促改通知书,督促案发单位严格落实警示教育、查摆剖析、问题整改、建章立制等规定动作,确保以案促改不走样。

举一反三筑防线。未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单位,分析研判本单位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自选案例,开展预警防控式整改。基层村组每月固定一天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警示教育是必修课之一。这便有了前面吕家崖村“党员活动日”上的一幕。

延伸触角打通“最后一公里”

以案促改,改出了新气象。

7月25日,菜园乡纪委组织第4批共33名村组干部,如期到陕州区廉政教育基地接受教育。

“这种方式真管用,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心里更亮堂了。”雁翎关村监委会主任刁景仓感慨地说。

农村干部违纪违法案件多发,这与基层纪法教育欠缺有很大关系。该区纪委监委开展纪法教育进乡村,打通以案促改向基层延伸“最后一公里”。组建3个宣讲团,到13个乡镇宣讲上级纪委全会精神和纪法知识,教育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熟知党纪法规,自觉廉洁履职。将256个行政村分组排班,到陕州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已开展45场,2300余名村组党员干部切实受教。各乡(镇)和行政村办好“清风课堂”,打造廉政阵地,廉政文化氛围越来越浓……

“把廉政成语故事画上墙,美化了环境,更净化了心灵。”西张村镇凡村党支部书记张建说。(赵峰杨磊)